無來無去,承天禪寺
一提起新北市土城區的承天禪寺,自然令人聯想起一代高僧 廣欽老和尚。
關於聖僧一生的傳奇迭事在文獻上或網路上都有詳細記載。而聖僧於西元
1986年圓寂,那時,我離佛門尚有二十餘年之遠;有時想想, 佛在世時
我未出世,聖僧駐世又未能親臨身側;是否,我離解脫之門是如此福薄緣
淺呢?
說來慚愧,即使入佛門但也未曾聽說過聖僧之名。直到,在修習佛法時無
法克服心中障礙,於是便上網查詢才得知聖僧之苦行迭事。
更因為農禪寺改建,一時之間找不到可以禮佛的寺廟,因此而與承天禪寺
結緣。
承天禪寺晚課
記得第一次上山參訪時,開著車悠閒悠閒地直達目的地。很喜歡那裏清幽
的環境,而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四處找不到「功德箱」,心中便叨念著為何
連個功德箱都沒有呢?於是,禮佛完畢後也無過多逗留逕自下山了。
第二次在假日時再度前往,抵達時才發覺寺前廣場已擠滿人潮,原來是晚
課。不過是晚課又非法會,何以有那麼多人齊誦晚課呢?只見身著海青的
在家居士大部分的都留在廟堂之內,而有些已退到廟堂之外站立著恭誦「
阿彌陀經」。令我驚訝的是在廟堂之外站立著許許多多深著便服的信眾,
很年輕,很年輕,這與我在別的寺廟看到的不一樣。
聖嚴師父駐世時,我也曾參加過農禪寺的「大悲法會」。每人都是身著海
青,而且年紀大概都在四十歲以上;但是這裡似乎有些不同,有些女性相
當年輕,甚至,有些父母是帶著小孩一起前來誦經。通常信奉佛教的信眾
普遍年紀都稍長,何以承天禪寺可以法攝一般社會大眾的心呢?當下,我
心裡是充滿著無比的讚嘆。「佛教就應該這樣,統攝人心才是。」
事隔多年
多年來,承天禪寺似乎已自我的記憶中移除,我不再想起座落在山雲繚繞
的一片清靜之所;也許正如我的心一般,這麼多年來未曾清靜過。
但是,在星期三的某個明心之刻,它的隱世清雅又自腦海中突然浮現。內
心糾葛了半天,星期四才決定前往禮佛。
在火車上想著,如果能從山下拍攝承天禪寺一定很美,宛若一座古剎座落
於半山之中,青樹群擁,恰如脫俗仙子一般啊!
那麼,不就意味著我真的要徒步朝山而上。要走多久呢?上山呢?我行嗎
?電腦、教學器具都那麼重,該怎麼辦呢?帶那麼多東西,我鐵定上不了
。
耶!火車站不是有寄放櫃嗎?哈!問題解決了。憑著過去傘兵無盡頭的行
軍步伐,不過是半山腰,我何懼之有呢?
搭上公車時順便向司機先生詢問:「請問承天禪寺怎麼去呢?」
善心的司機詳細地告訴我:「你先搭到永寧站,再到對面搭接駁車就到了」
接駁車?
哈!有了接駁車,我不就可以省卻爬那一段山路了嗎?難怪,今天天氣這
麼好,多令人喜出望外呢?咦!那我不就無法拍到在半山中的承天禪寺了
嗎?那就算了吧!總比爬那段山路好,況且,我還真不知要走多久呢?
下車前,善心的司機還一直指著在哪裡搭接駁車。心理喜孜孜地往接駁車
停靠站走去。途中遇到一位大學男生便趨前問道「請問往承天禪寺的接駁
車在哪裡搭車呢?」和善的少年家輕聲地說:「在對面就可以搭到承天禪
寺的接駁車了。」帶著愉悅的心情準備過馬路時,哪知,我又回頭補了一
句:「請問走路要多久呢?」少年人欲語還休地說:「那有點遠,有段路
喔!」
待到了接駁車停靠站一看:
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,十點。好!就是要走那一段山路吧!那就先買瓶
礦泉水以防中暑。
才走一半,我發覺已汗流浹背,汗珠整顆整顆地撞擊著柏油路,這下不
就圓滿了嗎?正好稱了初心拍到座落在半山腰的承天禪寺。
9:10已開走,11:10分的車還要等。沿途我不斷思揣這個有趣的問題,
好像人生路走到了一半,離我而去的離得很遠很遠;離開得很多,而有
甚麼還留在身邊呢?未來的路,前方又是怎般光景呢?我真的不知道。
抵達時又適逢法會休息時刻,顧不得形象,現在最需要的是水龍頭.....
梳洗完畢才到寺中禮佛。彷彿親臨佛菩薩尊前,而我內心裡最想說的是
:「好久不見。」
我很喜歡承天禪寺安座佛菩薩的形式,廟堂中央供奉著三尊佛,右側是
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,左側是大願地藏王菩薩。眾所皆知,這是佛教的
娑婆三聖,願力是如此深遠而重,救拔眾生不遺餘力。
新學期將開始了,兩家園所頗令我擔心。就在我禮拜完地藏菩薩時,經
過佛前,我的手機突然響了,是園所打來的,通知開課時間。半喜半憂
,雖然開課了,但人數並沒有預期得好。
於是,悻悻然地往接駁車處想去搭車下山。誰知,又晚了幾分鐘,接駁
車開走了。好吧!怎麼上來就怎麼下去吧!
走到一半時,我又深深內疚,是否,我又埋怨佛菩薩沒幫忙呢?在我祈
望佛菩薩加被時,其實,我又何曾幫過佛菩薩什麼忙呢?
在我們的信仰當中,我們不就時常祈求佛菩薩能夠為我們消災、賜福、
賜智慧。而我們又做了甚麼有益於佛菩薩的呢?這是我們要反躬自省的
,否則,祈求的眾生那麼多,為何你一定要特別受到加被、加護呢?
於是,在半山腰時,我轉頭向著承天禪寺深深一鞠躬「佛祖。請原諒我
的愚痴吧!」
回到新莊,由於另一家是天主教設置的園所,我心想,佛菩薩應該愛莫
能助吧!於是,鼓起勇氣詢問招生的結果,還不錯!我很滿意。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
這幾天上網查了廣欽老和尚的生平迭事,他並不提倡由佛教徒募款以「
造高佛像、萬佛像」的宣揚佛教方式,他認為「只管念佛、苦行、粗衣
淡飯,自然有人供養,比他們裝佛像的苦行方式還好。」也最能達到宣
教結果。
聖僧不識字,未曾講過一部經,但卻能如此統攝人心;有人說,那是他
有神通之故,能預知未來事。因此,傳言蔣經國先生在世時,遇有困難
的事時總會驅車前往問事。
另一則事是某位名人的女兒罹患癌症,父母前往前往承天禪寺請教聖僧
,而聖僧只是隨口說:「唸唸白衣觀音神咒,喝喝大悲水就好。」說也
神奇,二十餘天後那女兒再去複檢,癌症竟然不見了。你能說他不是一
代高僧嗎?
聖僧常向來訪的信眾開示三件事:不必太專研佛經、專唸南無阿彌陀佛、
吃素。應該自有其用意在吧!
承天禪寺的大悲水相當有名氣,如果您前去參訪時別忘了帶瓶大悲水喔!
禮佛吧!
禮佛一拜,滅罪河沙。罪不消,福不至。
我雙手合十,為您祝福。
後記:在步行下山時,遇上一對也在承天禪寺一同參拜的夫婦;
快到山下時正好走在我的前方,相偕而行,十指緊扣,讓我想起妳了。
我知道這樣不好,我也知道有些事是要隨順緣分的。但是,有些記憶,
有些人總是會常駐於心中。不說的就藏在心中吧!
十年風2017/8/12